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内容,就是要实现“公平正义”,而它的主要外在社会形式,就是民主法治。在公平正义的实现过程中,要把实现公平理解为社会主义的实质正义。要全面深化改革,突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创新体制和机制。要用法治作为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二、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所得出的一个必然的结论,就是主张在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在不同的阶层、种族、地区、行业之间,实现公共的平等,这代表了它所倡导的合理的、先进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目标。三、追求公平正义的现实路径一是要把实现公平理解为社会主义的实质正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念;正义;深化改革;实现;人民;核心价值;法治;保障;马克思主义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德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内容,就是要实现“公平正义”,而它的主要外在社会形式,就是民主法治。公正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是针对资本主义事实上的不平等提出的新型价值目标,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实现人类的解放,使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彻底的公平正义观。在公平正义的实现过程中,要把实现公平理解为社会主义的实质正义;要全面深化改革,突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创新体制和机制;要实现社会关系结构调整,让人民主体到位;要用法治作为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
关 键 词:公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化改革;人民主体;法治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公正”一词,可以从三方面理解:一是公正的含义;二是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三是公正的实现途径。
一、“公正”的涵义
公正,从狭义方面讲,主要指具体人办具体事的态度、方式和效果,要客观、公道、正派。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强调公正,主要指为人办事要无私,处理问题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概言之,就是指在处理具体的事情的时候,人的立场、态度、方法、结论要求是客观的、真实的、平等的,而且用大家的标准来说是正当的和正确的。狭义的公正,主要应落实在司法公正上。从广义方面讲,即社会公正,是“公平正义”的简称。社会公正覆盖经济、政治、道德、文化、教育、法律、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包含多种层次和类型。它不仅仅是指个人的一种立场、态度和作风,而是指整个国家社会的一套制度观念、价值观念体系,是一套由价值取向、思想方法、制度体系和实践目标构成的系统。它要求体现在社会运行的各个环节上,如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立法、行政、司法等。“公平正义”意味着在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之间,全体公民之间,对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的理性恪守,如“人格平等”“资源公平”“劳动公平”“分配公平”等,也包括性别平等、种族平等、代际平等、信仰和宗教平等、阶级阶层之间的平等。
“公平正义”四个字,重点是“公”和“平”。作为价值观念和价值准则的公平正义,其对象首先是“公”,即公共的、共同的、公开的、整个国家社会的、人民整体的事,而不是指个人的私事。“平”主要讲平等,不是对私人生活领域的要求,而是要求在国家社会的公共领域里实现平等。所以,公平正义,主要就是在公共平等这个意义上,建立起整个社会制度体系、思想文化体系、社会生活体系、司法保障体系。“正义”也可以拆开来说,“正”就是正道,“义”就是合乎人情道理,合乎理性。公平正义合起来,就是指“公平是最合情合理的秩序和道义”。当然,对正义的理解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实践中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正义。例如,资本主义社会,是自由型的正义,自由就正义,不自由就不正义;而社会主义是把正义归结为公平,认为公平是最高的正义,公平才正义,不公平就不正义。
总之,“公正”的涵义有狭义有广义,我们目前的用法是两者兼有,但以广义为主。我们可以在广义上把公正展开为公平正义的体系。当然,狭义的公正也要讲,但更多是在具体部门、具体领域、具体层面上讲的。从整体上讲,特别是与社会主义相联系时,应该把它看做是广义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