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国际关系学科本身也以一种真正不同凡响的方式向前发展,它从一项相当狭窄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冷战的军事与外交关系——转换成某些时候看似是一门普世的学科:一个欣欣向荣的知识中心,其思想与方法从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引入,各学科在此交汇。问题由此出现了:哪种世界社会的一般性特征是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国际关系学的“专门领域”呢?使国际关系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与其他学科就其各自特定的主题进行对话的独特的焦点是什么?如果我们就《二十年危机。这个例子恰好重新发掘了多样性这一国际关系学社会本体论的核心在文化产品领域的影响:共存和多样性社会的变化、多样性造成的压力和机遇所产生的互动、在杂交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式的创新,以及最终整个过程自身的辩证结构:为了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一种民族特性。
关键词:多样性;国际关系;政治;囚笼;托洛茨基;影响;欧洲;关系学科;研究;分析
作者简介:
作 者:贾斯廷·罗森博格
作者简介:[英]贾斯廷·罗森博格,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历史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及不平衡与综合发展理论。
译 者:宋鸥,吉林大学《史学集刊》编辑部编审。
原发信息:《史学集刊》(长春)2017年第20171期 第4-21页
内容提要:最近几十年来,国际关系学科经历了机构的急剧增长和前所未有的知识拓展。然而,与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比较文学这些邻近的学科不同,它仍然没有生成能够影响整个人文科学的“大思想”。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形?对此有何应对之策?本文分三个方面予以阐释:首先,回溯了国际关系学作为政治学分支的持久性界定问题;其次,指出应依据自身学科相互关联的问题群——即(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来重新确定国际关系学的基础;最后表明重新确定国际关系学基础如何开启了它的跨学科潜力。具体而言,“不平衡与综合发展”提供了国际关系学的“大思想”可以传播到其他学科的一个范例,因为通过把多样性的意义付诸实践,它揭示了“国际”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世界的因果意义和构成意义。
关 键 词:历史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国际理论/政治学/不平衡与综合发展 historical sociology/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ternational theory/Political Science/uneven and combined development
期刊名称:《国际政治》复印期号: 2017年04期
现代国际关系学科几乎有一个世纪的历史。1919年英国威尔士大学首次设立国际关系学教席,其后百年无疑见证了种种可贺的事件,未来仍将有许多东西值得庆祝。冷战结束后的二十余年,公众对国际事务重要性的认知获得极大的提升。在高等教育的各部门,有关国际研究的课程激增。国际关系学科本身也以一种真正不同凡响的方式向前发展,它从一项相当狭窄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冷战的军事与外交关系——转换成某些时候看似是一门普世的学科:一个欣欣向荣的知识中心,其思想与方法从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引入,各学科在此交汇,充斥着丰富与众说纷纭的辩论与创新。